人类发展指数(英语:Human Development Index,缩写为HDI)或人类发展水平,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发布的一个指数,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并依此将各国和地区划分为四种等级:极高、高、中、低共四组。只有被列入第一组“极高”(0.8以上)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社会进步指数 (Index of Social Progres, 简称SPI)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满足其公民社会和环境需求的程度。该指数通过人类基本需求、福祉基础和进步机会等领域的54个指标显示了各国的相对表现。该指数由美国的非营利组织社会进步之必要性发布,基于阿马蒂亚·库马尔·森、道格拉斯·诺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学者的著作。该指数通过直接衡量一个国家其社会与环境而并非衡量经济因素来判定其社会的福祉。社会和环境因素包括国民健康(其中包含综合健康、住所条件与卫生设施)、平等、包容性、可持续性以及个人自由与安全。
经济自由度指数(英语: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是由《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报告,涵盖全球179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权威的经济自由度评价指标。指数的创建者采取了类似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标准,即“保护个人自由的基本机构,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使较大的社会更加繁荣”。在一个指标上分数越高,政府对经济的干涉水平越高,因此经济自由度越低。各个指标累加后的平均值可以计算出总体系数。美国传统基金会的观点是,具有较多经济自由度的国家或地区与那些较少经济度的国家或地区相比,会拥有较高的长期经济增长速度和更繁荣。